第四十一章 老将聊发少年狂-《明天子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3/3)页
    于是乎,这个时候这些残兵败将,也奋起余勇冲上来抵挡。
    这才短兵相接。
    越往里面河道越是狭窄,又是逆流而上,在机动性上,更是阿拉干船队顺流而下快捷。
    黄萧养站在船头,镇定自若。
    虽然黄萧养年轻的时候,刀头舔血,也是厮杀的好手,只是老不已筋骨为强,此刻的黄萧养早就不能上前厮杀了。
    只是这员白发苍苍的老将,在这里一站。
    却是所有人主心骨。
    狭窄的河道,过近的距离,以及上一次已经有过挨炮的经验,都让阿拉干人表现的比之前更加英勇。
    而且明军船只船头虽然也有火炮,但是火炮密度大不如两舷。
    阿拉干船队冒着火炮的轰击撞了上来。
    两边的船只,犬牙交错的混战在一起。
    不过,即便接舷战,阿拉干的人员也比不上明军。
    如果是混战厮杀,一对一,还真说不上谁高谁下。
    怎么说,人都是一个物种,是有体能极限的,肉搏混战之中,也将个人优劣压平了。而明军的接舷战,根本不打肉搏战。
    只见一门门大炮全部换成了散弹,这些大炮打出的散弹,是名副其实的甲板清理机,一炮下去,几丈范围之内,寸草不生。
    更不要说明军的士卒,都手持火铳在船上列阵,在相隔十几米就开始射击了。在弹雨之下,很少有人能真跳过来的。
    不过,如此作战明军并非没有损失的。
    毕竟阿拉干人并非没有火炮的。
    阿拉干人与南洋的回回商人有密切的联系,大明火炮在南洋普及,自然也传到了这里。只是多是仿造的小炮。
    威力之上,不能与大明的大炮相提并论。
    但是,不管什么样炮,也是能杀人的。
    在这种近距离两船交错,就是弓箭都能派上用场,更不要说是火炮了。
    不一会儿功夫,明军船上有不少战死负伤。
    这都是黄萧养预料之中,他似乎没有看见一下,座舰的旗号不变,依旧是向前向前。此刻已经挺进河道九里了。
    距离吉大港还有七里。
    而吉大港的城堡就在港口不远处。
    只要挺进七里,占据港口,就能够直接轰击城堡。
    只是这七里路并不好走。
    第(3/3)页